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Dental Care.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Dental Care. Show all posts

很多小孩,有暴牙或開咬問題, 醫師建議,要練習彈舌,不過卻很難做到。
新竹有一位很有創意的牙醫師, 無意中發現,孩子一看到兔子,就會自動
做出彈舌動作, 於是他乾脆,讓兔子當起醫師,小朋友和他玩一天,可彈舌兩千次, 矯正效果出奇的好, 當然兔子醫師,就成了診所大明星。
小朋友抱著兔子,開心地發出彈舌的聲音,原來這隻兔子可不是普遍的寵物,他可
是位治療暴牙的兔子醫師,看看這張照片,這個小妹妹因為舌頭頂牙加上咬手指的壞習慣,造成開咬,兩排牙齒亂七八糟,醫師幫他矯正並配合兔子療法,現在牙齒簡直是太美了! 兔子變成治療的工具,完全是誤打誤撞,所謂的兔子療法, 就是利用小孩和兔子玩耍時, 會自然做出彈舌動作,將舌根往後拉,效果出乎意料,讓小妹妹成功換回一口漂亮的牙齒! 這隻可愛的兔子意外治好小朋友的暴牙,除了大家對他愛不釋手,也成了診所裡的鎮所之寶!



【聯合報╱記者莊琇閔/台北報導】

為了更瞭解國人口腔保健情形,台北市牙醫師公會鎖定18至40歲的大台北地區民眾進行隨機調查,結果發現9成的成人都患有口腔疾病,而三餐飯後固定刷牙的比例不到1成,顯示懶惰的生活習慣是造成牙痛的主兇。

台北市牙醫師公會理事長林世榮指出,此次調查有效問卷一共300份,調查結果顯示,有高達8成民眾恐懼看牙醫,其中男女比例為4比6,女性接受醫治療的意願較高,除了忍痛的程度不同外,女性也因為愛美,比較願意接受相關的牙齒校正和美齒療程。

調查也發現,將近3成4的民眾有牙結石,但願意接受牙醫檢查和治療的民眾,30至40歲的壯年期佔40%,在青少年期和中老年期的治療民眾則不到30%,因而常忽略了口腔疾病的黃金治療期。

調查也顯示,超過7成5民眾平均一天刷牙僅2.1次,較其他先進國家平均每日刷牙次數低。且最常刷牙的時間是早上起床及晚上睡前,顯示國人口腔保健習慣仍待加強。

林世榮特別指出,依據臨床實驗,正確的刷牙時間是三餐飯後都得刷牙,應落實「333原則」,也就是3餐飯後刷牙、每次刷牙3分鐘、每3個月更換牙刷。





【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

藝人、模特兒帶動牙齒美白流行,台灣也出現國際連鎖美白貼片牙科診所。國內牙醫師提醒,美白貼片可快速讓牙齒變美,仍要注意日後的維護。

牙科自費市場誘人,攸關臉型、笑容美醜的牙齒美容風潮正夯,鎖定美白、植牙等單一高自費項目的牙科診所愈來愈多,最近更有國外美白牙科品牌進駐台灣,號稱與紐約、好萊塢明星同步。

美生牙醫連鎖診所負責人蔡惟新說,不少明星、藝人的皓齒,其實是陶瓷美白貼片功勞,最新趨勢是在台灣印模,立即以視訊傳送到國外以電腦3D設計製作,患者還可事先預覽立體效果。

目前台灣美白貼片一顆牙的行情,大約新台幣一萬五千元至兩萬多元。這類國外品牌美白貼片,一顆兩萬一千元,價格未提高,蔡惟新說大部分成本用在材質,讓貼片更精良,相較之下因醫師係診所聘用,人工成本降低,所以國外美白貼片是「高貴不貴」。

不過為了讓美白貼片弧度自然有型,張口時,不會看到跟其他牙齒色澤有落差,一次至少要做八顆。


和美生合作,在美國洛杉磯等地有分店的比利時美白貼片品牌執行長Guy De Vreese說,觀察各國消費者對美白貼片需求,美國消費者喜歡貼片愈白愈好,形狀偏方;亞洲消費者多半偏愛牙形偏圓,他建議,「貼片顏色與眼白一樣較自然。」


並非所有牙齒都適合或可以直接做美白貼片。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鄭信忠表示,「就像大樓貼上瓷磚,要先確定主結構是否穩固」,美白之前需確認瓷貼片覆蓋的牙齒,有無蛀牙、牙周病或結構性病變,否則,要先治療好才能做。

力霸牙科診所負責人鄭銘鎮醫師表示,牙齒已抽神經做過根管治療,就不適合做美白貼片,最好還是選擇有人工牙根的假牙,才能確保牙齒咀嚼功能。


    智齒到底有沒有用?誒這說法有很多種。有人說拔了這四顆「智慧的牙齒」頭腦會變笨,有些人卻覺得智齒沒有什麼用處,趁還沒長出來就先處理掉。到底智齒可以拔還是不能拔呢?

    (李俊鋒醫師)依照過去牙科的體系來講,智齒是沒有用處的。大概兩三千年前,我們從猿人進化過來, 猿人下顎的牙弓很大,所以智齒排列出來對當時的他們是有功能的。可是現代人的牙弓演化越來越小,因為飲食精緻的關係,使得我們的牙弓變得比較小,而大顆的牙齒遺傳演化下來一樣大顆,加上牙弓變得比較小,牙齒排列不進去,造成阻生阻擋住。因此以(過去)外科的立場來看,智齒是沒有用處的。

    (李俊鋒醫師)不過最近有些矯正醫師認為,可以從沒有用處的智齒找出它的用處。像是智齒拔掉之後,若是剛好要做矯正,可以將智齒拿到前面缺牙的地方補起來,這種稱為蓄意再植,成功率大概六到七成。因此,以現在到底來講智齒有沒有用處, 要看那顆智齒的健康情況,如果智齒已經蛀掉了,那當然就沒有用處需要拔掉。或者是說當這顆智齒引起顎骨的問題,像是造成囓顎關節的問題,那這顆智齒也是沒有用處的,會建議拔掉。

    (問)那智齒是不是它的牙根比較深?

    (李俊鋒醫師)為什麼叫智齒?因為它剛好在十七、八歲到二十四、五歲的年紀在生長,那時後剛好是智慧已經開了(腦部發育完成)所以才叫智齒。智齒的牙根型態有一定的長度,但是常常會有牙根融合在一起,或是牙根倒鉤的情況,不是像一般的牙科手術,輕輕地搖兩下牙齒就可以拔起來。(拔智齒)需要將它後面蓋住的骨頭稍微先切消掉,然後把旁邊的組織稍微剝離,才能將智齒立正起來。如果說智齒有倒鉤的情況,很容易造成斷根,就必需要做掏根的動作,但最後可能就會引起嘔吐,所以在手術的過程當中,若是遇到要吸吮或是血水進入到病人咽喉的時候,容易會刺激咽喉反射造成不舒服。拔智齒的手術雖然是口腔外科的小手術,但是也是要謹慎。所以智齒的牙根和一般牙齒的大小是差不多的,只是它(智齒的牙根)位置是倒的,而且是在最後方。所以牙根的位置,是會影響到執行牙齒手術的區域。智齒的拔除不像一般牙齒一樣,輕輕搖兩下就可以拔起來,拔智齒的手術雖然小,但也是不能輕忽。

    長智齒可能會遇到的症狀以及拔智齒需要注意的事

    (李俊鋒醫師)智齒第一個會遇到的併發症是,當它長出來的時候因為潔牙不乾淨而蛀牙。一般人通常都是隨便刷牙,更何況後面那顆牙齒更要認真刷。而智齒剛好有一個面是面向裡邊的,稱作遠心面,但一般刷牙牙刷沒辦法到達最後面,所以智齒往往都從遠心面蛀進去。當智齒從遠心面蛀進去之後,通常等到牙冠裂成一個洞時,病人才會來看醫生,但這時智齒就很難拔。因為如果一施力牙冠會斷掉,就必須要將智齒(倒鉤的)牙根挖出來。

    (李俊鋒醫師)第二是智齒長成斜的時候,第七顆的牙根會吸收或是造成第七顆牙齒的遠心側蛀牙,因為髒東西一直塞在(智齒和第七顆牙齒的)牙縫裡面,所以會造成這裡蛀牙。

    (李俊鋒醫師)第三個是當智齒的牙縫一直被髒東西塞住的時候,除了底下的牙齦會腫起來之外,還會造成牙周發炎,長期下來變慢性發炎,那邊的骨頭就會被吸收掉。所以這顆智齒的底下就會形成一個空洞,有時候會因為一個撞擊,造成下顎骨折,稱為病理性骨折。因為下顎骨是一個骨板的結構,這裡(智齒的空洞)如果很大洞的話,會因為外力而受傷而沿著下顎裂下來,就是所謂的病理性骨折。

    (問)有人說拔智齒會變笨、傷害到神經是?

    (李俊鋒醫師)我們的下顎骨裡面有一條下顎神經,從我們的下顎骨頭穿出去,到第四、第五顆的夾側面外側穿出來,支配我們的口輪匝肌前面的部份。但是在底下、後方的內側面有一條舌神經,所以在拔智齒的時候要小心,如果說(牙醫)沒有熟練,會傷害到這兩條神經,舌神經或是下齒槽神經,往往會造成下顎的痲痹。吃東西的時候就會麻麻、怪怪的,稱為感覺異常。但如果是這兩條神經的小分枝,半年就會復原,比較擔心的就是傷害到主要的trunk,如果傷害到,有時候不可逆的時候,就會形成一些傷害。所以往往有很多人拔完智齒,像是有些廚師說他的嘴巴一直麻麻的,跟醫師有些訴訟,就是因為傷害到這兩條神經的關係,所以拔智齒要非常謹慎,但拔智齒並不會傷害到智力的。

    拔智齒並不會傷害到腦神經,所以是不會變笨的,只是聽眾朋友如果您有要拔智齒的話,記得要給專業的牙科醫師拔牙,才會比較安心喔!


蔡忠翰 醫師 / 真愛貝齒牙醫診所

眼看暑假轉眼又過了一半,放大檢視出遊照片,才發現亡羊補牢談何容易?不重視牙齒健康的下場,竟讓繪圖軟體也無力回天。多數患者因受不了一口亂牙開啟矯正之路,但齒列不整者又易因清潔不易導致蛀牙或牙周病,最後衍伸出缺牙問題。臨床矯正及植牙經驗豐富的蔡忠翰醫師指出,需要矯正外加植牙的病患,難免期待能利用矯正將缺牙空間關閉,但臨床上除少數病患適用此法外,多數人仍需在矯正完成後再施以植牙或牙橋療程,方可將缺牙部位復原。

蔡忠翰醫師指出,牙醫師若未經審慎評估就冒然將患者缺牙空間關閉,將可能導致患者矯正後齒列內傾、中線無法對齊等問題。此外,倘若患者缺牙空間過大,牙醫師即使利用矯正將缺牙部位前後牙齒位移,也可能會因施力過大反造成牙根動搖,最後甚至只得拔掉杜絕後患;就算勉強將缺牙空間閉合,也可能造成患者上方的牙冠傾倒,原牙根卻不動如山的窘況,這也將會讓牙冠下方因牙縫過大而卡食物殘渣,因此臨床上醫師多不建議此一作法。

然而,滿口凌亂又有缺牙的患者,究竟是先矯正還是先植牙好呢?蔡忠翰醫師解釋,因植牙是將人工牙根植入缺牙部位,待齒槽骨與人工牙根穩固結合後,再將假牙接在牙根上恢復咀嚼功能與美觀,故患者若在植牙後再施以矯正,人工牙根很可能受矯正裝置的外力影響造成鬆動,進而使植牙壽命減短甚或失敗。一般來說,牙醫師多不建議患者在植牙後再進行齒列矯正,但病患若仍有改善參差齒列的需求,可考慮改以全瓷牙冠或美白貼片做快速矯正治療。

患者若經醫師判斷需將缺牙空間暫時留置,待矯正完成後再以植牙方式復原時,蔡忠翰醫師建議,病患可選擇矯正與植牙能力兼具的醫師,如此一來,醫師不僅可確切了解病患口腔狀況,在療程開始前即擬定通盤治療計畫,確實掌握矯正時程,也能在適當時機進行人工植牙,使總療程時間更為精簡,亦可省去病患轉診的麻煩。

不過,因矯正與植牙皆屬牙科領域中的高階能力,要找到兩者專精的醫師並非易事,而矯正療程需定時回診,患者還需考量交通遠近及與醫師溝通順暢等問題。蔡忠翰醫師提醒,若矯正醫師無法完成後續植牙療程時,建議病患可選擇同家診所的不同醫師進行矯正與植牙療程,以利醫師轉診及資訊交流。


有固定半年給牙醫師檢查牙齒嗎?這個動作不只是保護牙齒,同時也是保護腦力的方法。因為根據美國醫學研究指出,如果您有牙周病的話,到老年時罹患失智症的機率比常人高出9倍。

牙齒健不健康不止關係到牙齒而已,甚至還影響到年老時會不會罹患阿茲海默症。美國研究顯示,牙周病患者容易導致腦部神經退化。牙醫師黃怡豪表示,「牙周病是一種慢性發炎的病症,那這些慢性發炎的現象會造成程度不等的傷害,包括心血管、神經系統。」

美國、丹麥醫療團隊研究152人的資料,分析50歲到70歲這20年間,口腔發炎史與智商變化的關係,發現其中有牙周病的人,70歲時出現認知障礙的機率比一般人多9倍。目前醫學證實,牙周病患者得到心肌梗塞與中風機率是一般人的3倍;孕婦有牙周病,早產機率也增加8倍,不得不小心。

「最嚴重的當然就是抽菸,抽菸已經證實是牙周病的危險因子。」黃怡豪提醒,帶假牙的民眾也是牙周病的高危險群,除了刷牙清潔口腔外,定期給醫師洗牙,也能避免牙結石引發牙周病。

(新聞來源:年代新聞記者鄭之茵、鍾至瑋)


【聯合報╱記者黃宣翰/佳里報導】

今天是父親節,台南縣佳里鎮遠東牙醫診所調查發現,該診所身為父親的病患中,擁有一口完整牙齒的竟不到4成,6成以上飽受缺牙之苦,院長林孟儒提醒辛勞的父親們,不要輕忽牙病對身體帶來的負面影響。

遠東牙醫兩個多月來針對診所內約1200名、30歲到60歲為人父的民眾做調查,發現6.2成父親平均有5.5顆缺牙,有牙周病的約8成。

診所發現,5成老爸為了家計和工作,甘願繼續缺牙,為了家人的生活,寧願省下牙齒重建的費用。

院長林孟儒說,扮演家庭經濟支柱的父親,長期為家庭努力工作打拚,應該有健康的身心當後盾。缺牙影響飲食及營養吸收,前牙缺損影響美觀,後牙缺牙會降低咀嚼能力,增加腸胃負擔;長期靠單邊咀嚼,會導致臉型走樣、不對稱。

調查顯示,部分沿海鄉鎮的民眾「顧肚子,不顧門面」的情形更明顯,加上有的人抽菸、吃檳榔和口腔衛生習慣不佳,都會傷害牙齒,尤其抽菸是牙周病最大的引爆彈,最好戒菸、戒檳榔,保護牙齒,健康才沒煩惱。

One woman's experience suggests a risk; other potential problems include gum trauma, infection


THURSDAY, Aug. 5 (HealthDay News) -- Tongue piercing can lead to a damaging habit that causes a gap to appear between the upper front teeth, which could cost thousands of dollars to fix, a case study suggests.

The patient was a 26-year-old woman who came to the University at Buffalo School of Dental Medicine's orthodontic clinic because a large space had developed between her upper front teeth. She also had a tongue piercing that held a barbell-shaped stud.

The woman did not have a gap in her teeth before she had her tongue pierced seven years before. But she developed a habit in which she repeatedly pushed the stud against her upper front teeth, which created the gap, the study authors noted.

"The barbell is never removed because the tongue is so vascular that leaving the stud out can result in healing of the opening in the tongue, so it makes perfect sense that constant pushing of the stud against the teeth -- every day with no break -- will move them or drive them apart," study author Sawsan Tabbaa, an assistant professor of orthodontics, said in a university news release.

The woman was treated with braces to close the gap between her front teeth, according to the case study published in the July issue of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Orthodontics.

Tabbaa noted that tongue piercing can also cause chipped and fractured teeth, gum trauma, infection, hemorrhage and even brain abscess.

"The best way to protect your health, your teeth and your money is to avoid tongue piercing," Tabbaa said.

英文名師賴世雄擺脫一口爛牙

父親節將至,擁有一口爛牙的英文名師賴世雄,收到兒子送他17顆植牙。為了品嚐美食,賴世雄克服恐懼,嘗試標榜不會疼痛、傷口較小的3D水雷射植牙新技術;不過,這種水雷射植牙每顆要價8至12萬元,比起傳統植牙價格昂貴許多。

牙齒恢復健康的賴世雄,大口啃下最愛的芭樂笑得燦爛,因為原本只能吃稀飯或流質食物的他,現在可以重新大啖他喜愛的美食了。賴世雄說,「以前不能吃東西,像剛才一樣一口咬下去是不太可能的事,尤其是芭樂這種,現在對我來講是稀鬆的事情。」

好不容易克服看牙恐慌症,標榜沒有疼痛感、傷口小的3D水雷射植牙新技術,讓當時牙齒「整組壞去」的賴世雄決定試試看。賴世雄表示,「剩下來的牙齒,在來治療之前,就是大概剩6、7顆左右,當我嘴巴一張開時並沒有嚇壞醫生,他只說你是少見的例子。」

重新擁有17顆的健康牙齒,這是賴世雄兒子送給爸爸的父親節禮物,不過水雷射和傳統植牙方式,到底哪裡不一樣?牙科醫師黃怡豪說,「水雷射植牙尤其是最新一代的水雷射,在術後我們當然也給一些藥物,但是在外觀上、在患者的生活中幾乎是不受影響。」

據說,3D水雷射植牙方式傷口較小,也不容易出血,不僅沒有顏面腫脹疼痛的情形,治療對象也幾乎不受限制。不過,以價格來看,傳統植牙一顆花費大約5萬元,但水雷射植牙一顆介於8至12萬元,價格昂貴許多。(新聞來源:年代新聞記者邱雯琪、陳建國)



*2010-07-26
*中國時報
*【邱俐穎、張翠芬/台北報導】

牙齒矯正收費差很大!由於暑假是牙齒矯正高峰,收費卻一團混亂,本報記者訪問台北各大醫院和診所牙齒矯正收費標準,從七萬到十五萬不等,價差近一倍,不少人為了愛美忍痛讓荷包大失血,但因矯正收費不合理或效果不如預期的糾紛,也層出不窮。

廿六歲的黃小姐從小飽受齒列不整、暴牙的困擾,親戚介紹到信賴的牙科診所,誰知價格貴的嚇人,口腔X光加上製作牙齒模型,還沒矯正就花了七千元。醫生還說她牙齒矯正難度高,費用要十五萬,和家人討論了很久才忍痛決定做,以每個月五千元分期付款,兩年半完成矯正。

花十萬牙齒矯正的許小姐以過來人經驗表示,要「好好比價、殺價」。她先到信譽佳的醫學中心看診,但評估要十三萬,又到一家牙醫診所,價錢還是不滿意,直到第三家,經過殺價,將術前的矯正諮詢費、術後維持器費一併納入,以十萬出頭「包」了。

日前中央健保局已要求各大醫院和診所須公告自費項目,記者實地訪查發現,醫院公告的自費項目林林總總好幾百頁,各科混雜,讓人看得頭昏眼花。例如,北醫收費八至十萬,馬偕七至十二萬,萬芳十至十五萬,市醫約十萬上下,台大、榮總也是價格不一。

至於診所,幾乎都未公告自費項目價格,自費負擔多少錢,須由民眾以「口頭」向醫師或診所一一詢問。

矯正牙齒究竟有無公定價?醫師多表示,需視病人個別情形,以矯正難易度做評估,大約在十萬元上下是合理的範圍,但費用因個人狀況不同可能有高有低,很難有一定的收費標準。

牙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蘇鴻輝表示,牙齒矯正收費不合理或效果不如預期,一直占民眾申訴案的大宗。他發現,糾紛多半起因醫病之間溝通不良,有的醫師太酷、太有個性,病人又不敢開口問,治療後發現有落差,才心生不滿。

對於健保局要求把自費項目公告的做法,蘇鴻輝認為立意很好,可減少許多醫療糾紛,但費用是自由市場,究竟要公告到何種程度,目前仍與健保局協商中。他強調,自費項目一定要有「告知程序」,而且應在前一個診療時先說明,讓民眾有廿四至四十八小時的「考慮期」,而不是在診台上才臨時告知。

小心蛀牙會傳染!台中一名4歲女童,20顆的乳牙中,竟然有16顆是蛀牙,而且父母親誤以為,乳牙會換牙,不需要看醫師,延誤治療時間,細菌擴散,導致這名女童牙齒幾乎全蛀光,引發蜂窩性組織炎,差點送命!

四歲女童的右半邊臉頰,又紅又腫,張開嘴巴一看,更讓人大吃一驚,全部20顆的乳牙,其中有16顆是蛀牙! 一整排的牙齒,幾乎全部蛀光光,而且牙齦上長了大膿包,都已經流出綠色濃液,引發蜂窩性組織炎,原來家長誤以為,女童乳牙會全換牙,不必治療,延誤了就醫時間,還差點喪命。

原來蛀牙也是會互相傳染,所以醫師提醒,不論大人小孩,一定要常保持口腔清潔,及擁有正確的觀念,才不會影響健康,尤其是父母親在餵食,或是親吻小孩子 時,得特別注意,才不會將自己口中的細菌傳染給家中的寶貝。




日期:2010.07.16

◎ 蔡忠翰 醫師 / 真愛貝齒牙醫診所

漫長暑假的到來,讓許多大小朋友多了段空檔進行齒列矯正,並期待著自己在開學後,牙齒矯正已然步上軌道,遠離暴牙一族。然而,面對各家牙醫的評估判斷,最令人感到混淆的問題莫過於「我到底要不要拔牙?」,這個問號隨著每位病患的齒列混亂程度,還有醫師的專業訓練及臨床判斷等要素有所不同,莫衷一是的答案更經常讓病患感到無所適從。

臨床矯正經驗豐富的蔡忠翰醫師解釋,有些患者需要拔牙,是因為牙弓太小或有嚴重暴牙及參差不齊的情形,有此類臨床症狀的患者約占總矯正人數的三成左右,就像停車場明明只劃了十個車格,卻硬是停進十二部車,牙齒會混亂或外暴,這和車格供不應求、過度擁擠具異曲同工之妙。面對這類型患者,牙醫師為了將患者牙弓空間騰出以排平齒列,除了將上下左右的第一小臼齒拔除外別無他法。

一顆小臼齒可以創造約0.4公分,二顆約0.8公分的空間,而為了左右對稱,醫師通常會將兩顆小臼齒一起拔除。蔡忠翰醫師說明,牙醫師往往過度依賴這種常規的矯正技巧,只要遇到牙齒稍混亂、擁擠或暴牙的病患,經常未經深思熟慮就建議病患將小臼齒拔除以創造空間。然而,對齒列不是極度擁擠或暴牙的病患來說,矯正經驗豐富的醫師其實可利用將臼齒往後推移的高階LH矯正技巧,創造牙弓空間以排平齒列,並保留小臼齒。

上帝讓人類擁有三十二顆牙齒,除四顆智齒已退化為多餘無用的牙齒外,其餘二十八顆在咀嚼及美觀功能上都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蔡忠翰醫師認為,現今人們平均壽命越來越長,為因應老年化社會的到來,醫界多主張保留自身健康牙齒,而這也是不拔牙矯正令眾人趨之若鶩的原因。蔡忠翰醫師進一步指出,通常臼齒後方若有足夠空間或智齒未萌發,醫師即可依據病患齒列混亂程度將臼齒後移適當距離,以利將齒列排平或暴牙後推。

倘若遇到臼齒後方有智齒阻擋的情況,醫師亦只需將智齒拔除就有足夠空間將臼齒後推,完全不會影醒到正常的二十八顆牙齒。蔡忠翰醫師補充,智齒本為累贅牙,卻常因清潔不易造成蛀牙及牙齦發炎,若是為了牙齒整體美觀著想,「不拔牙」或「拔除智齒」絕對是優於「拔除小臼齒」的選項。醫師建議,病患矯正前應與醫師充分溝通,選擇經驗豐富的矯正醫師,說不定四顆小臼齒都能保留下來伴其終生。


小朋友還在換牙的年齡,有缺牙並不奇怪,但是台北慈院發現,來看牙的小朋友牙齒長不出來,檢查之後才知道,原來是因為牙齒卡在牙齦裡,連帶影響其他牙齒都長的歪歪斜斜不整齊,不及時根治的話,還可能得到牙周病。

缺牙、牙長不出來,這是在牙科中不常見的病例,不過林靜妤下排左邊的第二小臼齒,除了遲遲不肯探頭生長,在X光檢查之下,還是一顆只有牙冠、沒有牙根的罕見情形,而其他牙齒也因為缺牙的縫隙,變得東倒西歪。

台北慈院牙科醫師 陳建成:「她再晚一點點來的話,有可能這個縫就撐不開,因為其他牙齒可能就倒得更厲害了。這個角度太大的話,她平常刷牙可能不容易刷到這個地方,倒下去這個角角的地方,那這邊就很容易有牙周病的產生。」

牙冠的角度不正,導致林靜妤的牙齒卡在齒槽骨內,無法長出來,也抑制了牙根繼續生長,牙科陳建成醫師不放棄保留好牙的一線契機,利用矯正的方式,將林靜妤的齒列排整齊。

台北慈院牙科 陳建成:「那有一條線連出來,那我們就是靠這個裝置黏在牙齒上,靠這條線把這顆牙齒慢慢拉出來。」

不只是孩童,缺牙或牙齒長不出來的情形,在任何的年紀都有可能發生,定期檢查,即時治療,才能確保往後長遠的生活裡有一口好牙相伴。



如果刷牙的方式不正確,牙齒上的牙菌斑,可能比蟑螂還要髒,有研究實地測試,蟑螂腳上的細菌量,大約18萬個,不過一毫克的牙菌斑,細菌量卻有 283萬個,足足比蟑螂腳多了15.7倍,牙菌斑如果沒有好好治療,還會釀成蜂窩性組織炎,有一位洪先生,就深受其害,差點丟了性命。

牙菌斑啊,你在哪裡?在這裡,牙根特別白的這一塊,牙菌斑啊,也在這裡,牙齒上最白的地方,就是細菌的溫床,拿顯影劑來試試,特別粉紅色的地方,牙菌斑通通現形,牙菌斑怎麼來,只要你嘴巴一打開,一吃了東西,都會有細菌,有人說連噁心的蟑螂腳,都沒有這牙菌斑來的髒。是真的哦,嘴巴一張開,牙菌斑上面,葡萄球菌、鏈球菌,通通跟著來,你的嘴,和小強腳上的細菌,可是同一種,來測試看看,誰最髒。一毫克的牙菌斑,有283萬個細菌量,蟑螂腳呢,只有18萬個,恭喜牙菌斑,比蟑螂腳還要髒15.7倍,但是這位洪先生,可笑不出來,因為牙菌斑,差點害他丟了命。

牙菌斑患者洪先生:「這一顆哦,喔,感染,對。」

罪魁禍首就是這一顆爛牙,因為有了牙菌斑,變成蛀牙,結果細菌就從傷口跑進去,變成蜂窩性組織炎,讓他的臉腫得像豬頭,眼睛都被擠到快要看不見。牙菌斑患者洪先生:「真的是嚇到了,因為嚴重的話他會失明啊,致命都有可能。」真的嚇死了,如果你像他一樣,每天刷牙不用兩分鐘就解決,這黏人的牙菌斑,還是刷不掉,緊緊黏在牙齒上,最保險的方法,刷牙20分鐘,仔仔細細,連牙溝、牙齦,通通不要放過。




中時健康╱【中時健康 黃曼瑩/台北報導】 2010-07-05 11:14

「醫師,再兩個月我就要結婚了,能不能把我的牙齒弄白一點?因為平常愛喝咖啡,都喝出咖啡牙了,靠近牙齦部位更明顯,擔心結婚筵席上露出笑容會被發現我的黑牙,那可就糗大了。」一名即將踏上紅毯的準新娘找牙醫師幫忙,解救自己的一口「咖啡牙」,牙醫師表示,傳統居家美白方式沒有效果時,或是做雷射美白會出現酸痛不舒服,不妨選擇高科技的冷光美白。

臨床上曾經發現有一些即將結婚的新娘,也有咖啡牙的困擾,沒有先經牙醫師檢
市面上DIY,自行購買居家美白產品使用,結果詎料產品的藥劑具有毒性,經由蛀牙、牙根或是從其他舊牙套破損處進入牙髓,造成牙髓神經發炎,只好找牙醫師補救。

坊間的牙齒美白產品,包括美白橡皮擦、潔牙口香糖、美白貼片等,如果未注意使用方式與時間,在不清楚自己齒質,及未經醫師評估齒質的情況下,一再重覆使用,有可能造成牙齒琺瑯質受損,甚至形成酸蝕脫鈣。美白要有效,必需做好口腔衛生的清潔,中華民國膺復牙科學會專科醫師胡韻馨表示,如洗牙、噴砂磨光,皆是美白前必須做的功課,否則效果都會大打折扣。如果牙齒有很多填補物、舊牙冠或是因茶垢、菸垢等造成極深色牙齒染色時,就不宜隨便自行居家美白。

至於冷光牙齒美白則是相當安全且無痛的方式,適應範圍包括有咖啡、茶漬、煙漬沉積、中輕度四環素牙,以及黃板牙等。胡韻馨醫師表示,冷光牙齒美白治療前,牙齒表面必需先清潔乾淨,並先做照相比色紀錄,在牙齦與牙齒處塗上保護層美白劑,透過藍光再經由光纖傳導,再通過特殊處理的光學鏡片,阻隔一切有害的紫外光與紅外線,照射到塗抹在牙齒上的美白劑上,在最短的時間內使美白劑透過牙本質小管與牙齒表面及深層的色素產生氧化還原作用,使牙齒回復到未經染色前的潔白顏色。

冷光牙齒美白所使用的美白劑主要成份過氧化氫,在親水性藥物和完全不接觸牙齦的美白過程中,對牙齒結構及琺琅質不會造成傷害。而且屬於低溫冷光,可避免操作過程中對牙神經造成不適,引起痠痛感覺,大約一小時內即可完成,可說是無刺激、無副作用,美白效果約可持續一至兩年時間。由於治療後牙齒很容易再染上有色物質,美國美容牙醫學會 (AACD) 會員宋志豪醫師提醒,治療後24小時內必須避免飲用茶、咖啡、可樂、紅酒、莓果類飲料,以及避免熱飲或冷飲,讓美白效果維持時間延長。


報導日期:2010.07.01

笑的時候以手摀嘴,缺左牙就用右牙咀嚼,許多缺牙患者因輕忽口腔發出的警訊,使得牙齒不但不美觀,植牙前齒質早已不堪摧殘,徒增骨質重建的費用。臨床植牙經驗豐富的蔡忠翰醫師提醒,缺牙部位若不及時處理,缺牙處前後的牙齒會慢慢前傾後倒,連缺口上端的牙齒也會跟著往下掉,甚至連齒槽骨也可能萎縮,整體咬合問題層出不窮,嚴重者連臉型都會改變。

口腔狀況可謂是「牽一髮而動全身」,患者若輕忽缺牙問題,遲遲無法鼓起勇氣至牙醫診所面對現實,小心後續麻煩就如滾雪球般越滾越大,一發不可收拾。蔡忠翰醫師表示,患者若因缺牙過久,齒槽骨缺乏咀嚼刺激後逐漸萎縮凹陷,等到想植牙時恐怕已無足夠的牙床骨條件,這時醫師得在植牙前先為患者進行骨質重建,待骨頭條件恢復後再安排植牙手術,確保植牙成功率。

蔡忠翰醫師說明,口腔內每顆牙齒依其大小、外型各司其職,以因應美觀及咀嚼功能,許多患者因缺牙時間過久,連帶使得前後牙齒或對咬牙(缺牙部位正上方或下方牙齒)過度向缺牙空間傾倒,這樣的情形不但可能造成其他牙齒歪斜或形成縫隙,等到確定實施植牙時,臨床上也會因缺牙空間被限縮,導致鄰牙必須進行其他治療。

蔡忠翰醫師判斷,病患若是前後鄰牙或對咬牙傾倒狀況不甚嚴重,醫師可將前後或對向牙齒琺瑯質稍微修磨,以恢復足夠植牙的空間,如此一來,缺牙部位前後或對咬牙齒仍然得以保留;而若是前後牙傾倒過於嚴重,或對咬牙已將缺牙縫隙填補,多數醫師為了將原缺牙空間復原,可能需對這幾顆牙齒進行大幅度修磨,接著再搭配根管治療及假牙療程,好讓齒列恢復原位。

缺牙越拖越久,衍生而來的是後續植牙的難度及費用飆高,這不但是因齒槽骨萎縮連帶增加骨質重建的費用,患者還可能因鄰牙倒塌,不得不增加假牙製作的預算。醫師呼籲,缺牙問題若能及時治療,後續的困擾及費用也就能消弭於無形,抱持鴕鳥心態只會讓植牙費用無限上綱,醫病雙方都不樂見。